2019年以来,益阳市赫山区紧紧抓住城市更新行动这一战略机遇期,坚持以真抓为本,实干开路,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及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2019年至2021年,累计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13个,竣工113个,完成率100%;2021年下达50台电梯加装计划,竣工备案96台,完成率192%。2022年批复老旧小区改造项目39个,已全部开工,其中竣工31个,剩余8个年底前可全部竣工;2022年下达50台电梯加装计划,已竣工备案62台,完成率124%。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及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使城市功能更全、环境更美、品质更高。
益安小区屋面及外立面改造
注重谋划,确保项目实施精准
在项目申报时,坚持实行小区申报,社区初审,街道复核,区住建局审定“四级联审制”,确保项目符合改造政策,具备改造条件。项目设计时,区住建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设计单位会同街道(社区)、业主单位召开屋场会,宣讲改造政策,收集群众意见,商定改造方案,确保项目推进顺利。项目实施时,区住建局领导深入现场,组织五方责任主体召开现场会,进行工程技术交底,明确具体要求,赋予业主建议权、监督权、参与权,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注重实效,确保项目实施科学
坚持先基础、后提升的总体部署,多做“雪中送炭”、少搞“锦上添花”。以屋面止漏,下水道修复,燃气隐患消除,消防隐患排除为基础;以地面油化,增设停车位,配置充电桩,增加路灯,增加街头绿地为拓展;以增设益老食堂,小区党建活动室,加装电梯,居民购物亭,建设口袋公园为提升。2019年以来,共维修加固房屋15栋,屋面止漏3298栋,雨污分流4288栋,消除燃气安全隐患5266处,打通消防通道89处,施画消防标志标线528处,增设停车位3223个,增加路灯3288盏,油化路面32899㎡,增设绿化面积43688㎡,改造立面52998㎡,建设小区党建活动室68个,益老食堂8个,自动购货亭38个,小型居民广场12个,加装电梯158台,提质改造小区道路78条。小区路更平,灯更亮,环境更美,改善了城市形象,提高了城市品位,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切实增强了市民的生活幸福指数。
改造后的老旧小区--齿轮厂气象小区
注重开源,确保项目实施资金
针对我区处在中心城区,老旧小区多,建设年代久远的实际情况,赫山区住建局在精准踏勘的基础上,精心收集包装项目,多渠道筹集项目资金,确保改造资金来源广,数量足。152个老旧小区项目累计争取上级奖补资金约1.5亿元,争取配套资金超1.5亿元,本级财政投入配套资金2400万元,动员项目管理单位投入资金约3600万元,鼓励住户出资约2800万元对楼内公共部分同步改造,对有收益的停车位、自动售货亭、益老食堂项目吸引社会资金投入3000余万元,切实提升了老旧小区改造的整体效果。
注重细节,确保项目彰显亮点
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与环境相兼容,做到古朴与现代相结合。在化肥厂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对3栋50年代的清水墙建筑,采取勾缝和刷无色漆的方式对立面进行改造,保持了该小区的历史原貌,呈现出一道人文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山水画卷,社会评价极高。在益阳市气象局家属区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通过撤除封闭围墙,修建凉亭、绿地、步道等公益设施,打造开放式小区,将小区环境和公益设施红利辐射至市民,成为我市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城市中心绿地休闲基地、居民健身基地,改造后的小区特色鲜明,亮点纷呈,成为中心城区一道靓丽风景。在林业局家属区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和打造益阳市栖凤休闲广场外配套项目过程中,通过拆除小区危房,整治黑臭废弃水塘,打造集党建、健身、绿地于一体的市民休闲文化广场,为喧嚣单调的城市生活增添了一份宁静惬意。在益安小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中,采取全程帮代办审批手续,积极调处矛盾纠纷,设置残疾人按钮面板,强化质量安全监管等方式,为英模、劳模和伤残军人生活出行打通了“最后一公里”,将国家的惠民政策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温馨关怀、民心工程和暖心实惠。
龙山港化肥厂小区屋面及外立面改造
民生工作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益阳市赫山区正趁着“城市更新”的政策东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全功能,提品质,惠民生总体思路,加快推进249个老旧小区1248栋老旧房屋改造,持续推进老旧小区“困难居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共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发展“共富新成果”。